孕婦生產後骨盆位移怎麼辦? / 產後骨盆調整,骨盆矯正,台南產後骨盆調整,台南骨盆矯正

產後骨盆位移是非常常見的狀況,尤其在自然產後,因為**鬆弛素(Relaxin)**分泌讓韌帶變鬆,若加上不良姿勢或過早用力,容易導致骨盆歪斜、恥骨疼痛或腰痠背痛。
🩺 一、如何知道自己有骨盆位移?
以下症狀可能是產後骨盆未復位的警訊:
一側腰、臀、骨盆明顯疼痛或高低不平
恥骨處刺痛或站立時有撕裂感
無法長時間坐或站,腰容易疲勞
穿褲子時感覺一邊緊一邊鬆
走路時身體歪斜或感覺「卡卡的」
✅ 二、改善方法與處理建議
1. 產後物理治療/骨盆矯正
找尋專業物理治療師或婦科骨盆專家
可進行肌肉鬆解、徒手矯正、核心穩定訓練
特別針對恥骨聯合、髂骨關節、薦椎位置進行評估
2. 核心肌群與骨盆底肌訓練
目的是穩定骨盆與支撐脊椎,可在產後約 6 週後、經醫師同意下開始。
✅ Kegel 凱格爾運動(訓練骨盆底肌)
模擬「憋尿」感,收縮會陰肌肉 5 秒,再放鬆 5 秒
每次 10 下,每天至少做 3 次
✅ 橋式(Bridge)
躺姿、膝蓋彎曲、腳踩地,慢慢抬起臀部 → 緊縮臀部、腹部
維持 5–10 秒,重複 10–15 次
✅ 死蟲式(Dead Bug)
仰躺,抬起雙手雙腳,交替伸直一手一腳,保持核心穩定
幫助強化腹橫肌與骨盆穩定
3. 穿戴產後骨盆帶(短期輔助)
適用於站立、哺乳或走動時支撐骨盆
建議在活動時穿、休息時脫下,避免過度依賴
正確綁法很重要,應從髖骨下方包住臀部與骨盆
4. 避免以下動作或習慣
單側抱嬰/站姿不對稱
長時間盤腿、跪坐
急著做劇烈運動或腹部強度訓練(如仰臥起坐)
🧘♀️ 三、持續觀察與耐心修復
產後身體修復約需 6 個月至 1 年,身體仍處於鬆弛素影響期,矯正與鍛鍊會更有效,但也要有耐心。